这是体坛胖司机在2021年的第57篇推送。
昨晚,日本足球又一次震惊了亚洲——主场作战的日本国奥队3比0击败南美劲旅阿根廷国奥队。
这是个让我们羡慕的同时,又感到十分恐慌的事实。
最近十几年来,我们总是在羡慕日本足球,特别是他们的青训。
每个朋友在谈及青训时都在跟我说,你看人家日本,弹丸之地,青训搞得如火如荼,就人家那青训水平,咱中国再追多少年也追不上。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青训是一国足球的基础,搞好青训,一切就会顺理成章的好起来。
但我总是在建议他们了解一下日本足球教父川渊三郎。
这个一手把羸弱的日本足球培养成亚洲霸主的男人,绝不仅仅是个青训狂人。
没错,川渊三郎一直对青训非常重视。
正是在他手下,日本足协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青训体系,推出了日本足球训练教学大纲,并成功地将职业足球与校园足球有机结合。
但青训只是他为日本足球崛起所做的工作中的一项,他可绝对没有因为重视青训工作,就忽略其他工作。
川渊三郎是正经的球员出身,球员时期是日本国脚,退役后担任过国家队主教练,他经历过日本足球运动发展初期的辉煌,也同样伴着日本足球经历过至暗时刻。
1958年他成为日本国脚,1964年他代表日本队出战东京奥运会,并进入八强。
他们那一代球员为日本足球带来了最初的辉煌,但他们退役之后,日本足球也一步步走入了无间炼狱。
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日本足球逢中国不胜,甚至曾常年无缘亚洲杯决赛圈。
1988年,川渊三郎进入日本足协。多年后面对媒体采访时,他回忆起初入足协时的工作目标,是这么说的。
“当时人们对日本足球不抱希望了,因为我们太弱了。我想做的事情,就是能让人们对足球感兴趣。”
要让人们对足球重新感兴趣,光靠让孩子踢球,是做不到的。更何况,当时日本足球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度远远达不到现在的高度,棒球才是那个时代日本青少年的最爱。
当然了,时至今日,棒球也依然风靡日本,这项在中国至今仍未能找到推广之路的运动,在日本却是仅次于相扑的第二大“国技”,棒球职业联赛在日本的历史可比足球联赛要久远的多。
这都是题外话,我们继续说川渊三郎对日本足球的“手术”。
在日本足协逐渐掌握了发言权之后,川渊三郎就开始了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工作。
j联赛应运而生。
1993年j联赛迎来赛事元年时,中国足球也开始了职业化的摸索。
但二十几年过去之后,j联赛如今的成熟度,却远远不是伪职业的中超所能比拟的。
对了,虽说j联赛成立之前,日本联赛并不算是正经的职业化联赛,但他们当时的国内比赛体制,和现在的中超也差不了太多。
中国足球职业化这么多年,俱乐部也依然是投资人企业的附属品,而日本的大多数球队在j联赛成立之前,就一直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在川渊三郎提出职业化的构想之后,他也一样被保守派抵制过,职业化也曾经遇到过困境,经营压力也确实让川渊三郎有过犹豫。
但作为曾经的足球运动员,真正的专业人士,他选择了冒险。
最终,他赢下了这场豪赌,收获了成果。
如今,川渊三郎早已退休,日本足协却仍旧在坚定地沿着前人留下的方向前进。
他们不缺乏冒险精神。
有日本媒体近日报道,j联赛正在寻求新的改革,计划将原有的j联赛升级为日本超级联赛,最重要的是,升级后的日本超级联赛,将不会对外援名额做限制。
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但这个大胆举动的背后,是日本足球自信的上升。
开篇时我们讲到了昨天的那场日本国奥队3比0击败阿根廷国奥队的比赛。
类似这种比赛的赛果,就是日本足球的底气。
他们相信他们的球员有能力和外国球员竞争出场时间。
与此同时,在欧洲不断涌现的日本天才球员也证明,日本球员有能力在全球最顶级的联赛中立足。
日本球员不但已经不再惧怕竞争,甚至还享受竞争,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在竞争中获得好处。
如今,伊涅斯塔这样的大牌外援不再是j联赛的负担,反倒是日本球员进步的良师益友。
你看,大家同样用小三十年的时间来推进职业化,但我们那个国家队大于一切,全运会决定青训重视程度的伪职业联赛,跟j联赛压根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这种差距,并不体现在成绩上的,而是体现在联赛整体水平和运营上,体现在联赛运营者的着眼点和视野上。
哦对了,还有个关于川渊三郎的题外话,可能会让我们对他这套运动发展理念的可复制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近几年,日本篮球运动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这背后,也有川渊三郎这位日本足球教父的手段。
在日本篮球最危急之时,退休多年的川渊三郎被请出山来,重组已经破碎的日本篮球运动版图。
川渊三郎出山之后,对日本篮球运动的整体环境进行了充分调研,并且迅速给出了改革方向,创造了新的b联赛。
国家队层面,川渊三郎大胆启用混血球员、留学生和归化球员,并依样画葫芦,像当年请日企通过赞助的方式将足球运动员送去欧洲一样,运用资本力量,将日本年轻篮球运动员送往美国接受训练。
故事讲到这,有心的朋友应该会关注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
川渊三郎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总是先拿联赛下手。
这就牵扯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剥离联赛去搞青训,搞国家队,真的是科学合理的么?
至少我不这样认为。
还是那句话,没有一个好的联赛体系,足球、篮球这类运动就无法拥有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也无法构建出完美的生态循环。
你要吸引孩子踢球,首先得让孩子喜欢上这项运动;然后,你还要让孩子的父母相信这项运动能够改变孩子甚至改变家庭的命运;最后,你必须要通过真正高水平的联赛,培养出优秀的球员和教练,并依托这些优秀的球员和教练,去完善整个运动的生态系统,让它实现一个高效的循环。
足球联赛的确有其公益性,也的确承担着提高一国足球水平的重要任务。但如果你仅仅把联赛视作一个公益性的为国家队服务的工具,而忽视它在整个足球运动生态系统里的作用,那最终,这个天生残缺的生态系统注定紊乱。
一个循环出现问题的生态系统,还能健康得了?
在12强赛中,中国队将面对日本队,这场比赛可能会成为b组焦点、也是最受关注的一场比赛。抽签结果出来后,多位媒体就中日足球争夺战进行了讨论,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最近,一位在中国从事青训工作的前日本国脚也对此发表了看法。他便是前日本国脚是乐山孝志,近日在他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现在对中国足球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相信,在十二强比赛中,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日本足球会对中国足球的进步感到惊讶。如今的中国足球的确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加入归化球员和留洋的武磊后,不少媒体以及国外关注足球的人们对中国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最近几家媒体分析,他们认为今天的中国足球不容小觑,这是一支崭新的中国队。在日本队主教练森保一的眼中,他也认为中国足球不可轻视,下一场比赛他必然会告诫球员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大意。此外,乐山孝志还表示,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应该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他认为防反将是中国足球获胜的最大可能性。必须说,我们也非常感谢这位前日本国脚的分析,因为他在中国从事青训工作,对于中国足球现在的真实发展认知是比较客观和清晰的,希望中国足球接下来能打出一场精彩的比赛!
这些日本孩子的技术真扎实啊。在第二届YICC青少年国际足球挑战杯的现场,旁边的上海上港U15选手的家长们说。在职业足球水平上,为什么同样的训练年数,同样是黄种人,日本选手的技术一般比中国选手好呢?我问了很多专业人士,得到了启发。其实不仅仅是青少年足球比赛,在世界杯、欧洲五大联赛、业余赛事中,日本选手的小技术也非常亮眼。同样的大纲,同样的标准。S.T.FC本田圭佑足校领导广濑太郎说:N年前,我们设计了技术标准。队友应该离我多少米,有明确的规定。的确,在YICC竞技场,日本队的比赛有两种感觉。日本选手的基本功动作,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无论是收到短传还是长传,日本选手没有错误,动作都是相当到位的。相比之下,中国选手的姿势差异很大,通常停球精度不高,失误较多。换句话说,日本选手是工业标准化流程产物。而中国选手更像手工作坊式流程的产品,差异化较大。日本足球的这项技术标准化始于1960年代。此前,日本教练更加重视精神层面,只重视是否有毅力和勇气完成超过肉体极限的大运动量训练。其代表人物是被称为恶魔监督的工藤孝一。直到德国传奇教练克莱默的到来,才改变了这一点。日本足球教父克莱默。日本足球教父克莱默。克莱默曾带领拜仁获得1975年和1976年欧冠冠军,1960年被邀请去日本的执教时,他只是默默无闻的德国杜伊斯堡体育学院主任教练,这个身高1米61米的球场拿破仑最后成为日本足球教父。克莱默创立着名的克莱默教义,在教义中明确规定,要建立教练培养体制,充实教练组织,教练要严格按照课程安排,定期集训,同时确定统一教练体系,确保梯队指导一致性。克莱默离开日本时提到的克莱默教义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但他的朋友岩谷俊夫继承了他的衣钵。他坚持在每日新闻上连载足球教室栏目,并于1967年整理成足球教学一书。这样的理论探索,加上教练体系的构建,日本选手有统一的指导方向。这样的标准化,很难培养孙兴敏这样上限极高的选手,但至少能稳步前进,不断提高大批量运动员的下限。这次的丢球让日本很恼火。继续完善优化,补齐技术短板。2018世界杯上,日本选手被比利时三球逆转,无缘八强,日本选手的身材劣势显露无疑。生理上的缺陷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但是其他方面的缺陷日本都在不断改善。最近,针对这次世界杯上出现的“惨痛经历”,日本国家电视台拍摄了一部49分钟的纪录片,标题是“罗斯托夫的14秒——世界杯日本vs比利时不为人知的故事”,采访了多位日本、比利时国脚,对这次被淘汰的“惨痛经历”进行了极为详尽的分析。一九九八年,在川渊三郎推动下,日本队成立技术委员会,提出「三位一体强化策略」,包括:国家队强化、青训培养与教练培养三大部门,分享资讯信息,保持密切联系,建立球员强化育成机制,以及提升日本足球水平。相应反省与改进,始终是日本足球发展的核心理念。而且日本也根据世界最新的技术趋势,不断完善足球教学体系。瓜迪奥拉的“梦三”在2008年风靡全球,日本足球人士认为这符合日本足球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疯狂地进行学习。日本前国奥监督反町康治和强化技术委员长原博实都是tiki-taka的忠实信仰者,日本国家队也一度被称为“亚洲巴萨”。近几年来,日本U15球员的射门命中率一直受到批评,但在这届YICC比赛中,日本U15球员表现出了极高的射门欲望,尤其是禁区弧顶和右路小角度的远射,其脚法稳定性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上海上港0-4负于鹿岛鹿角,上港8-4不敌鹿岛鹿角,鹿岛鹿角9-4不敌鹿岛鹿角,效率极高。本场比赛,鹿岛鹿角全场16次犯规,2张黄牌,远远高于上海上港0张黄牌。之前的媒体总是说日本球员踢得很干净但很不聪明。但是在这个年龄层,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合理地使用规则战术犯规。100%投入,没有打折的训练。”日本球员的技术为何如此出色?相同的训练年限,为什么中国球员就做不到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曾经在青训领域工作很久的上海申花名宿卞军。卞军解释得很有推理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球员方面,许多中国球员缺乏目标。假如对足球不感兴趣,平时也不琢磨足球,没有向上的欲望,那你的技术是无法达到很高水平的。”“看看日本球员,他们100%投入,一点也不懒惰。球员都很会思考,每一个位置都有10名球员在竞争,竞争非常残酷。另外一方面是训练问题,我们许多年轻球员都没有打好基础。原来练习基本功要练一年,我们有的教练为了快出成绩,练了三个月就练得差不多了,就练战术、练力量去了,这是别人练的吗?另外,日本球员的训练强度很大,很严格,这是大环境的问题。」在向鹿岛鹿角青训部主管TakashimaTakehiro提出同样的问题时,对方的回答非常简单:“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我们更加努力,更加专注,更加吃苦!”更加激烈的比赛,可以促进更加努力的训练,促进更持续的进步,这就是很多圈内人一直强调足球人口要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体力+战术,使技术更加稳定。中国小将还有一个普遍的体能问题,那就是下半场,技术动作很容易变形。特别是在炎热的八月,这种情况更加常见。但是日本的小选手,相对要好一些。这是因为,除了日本球员基础扎实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1、身体素质和爆发力训练。日本十分重视体能训练,就拿本田圭佑足球学校来说,没有比赛的日子,球员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晨跑5-10公里。此外,我观察过鹿岛U17队U17球员在恒大杯期间的训练,其中折返跑和其他爆发力训练占了很大的比重。这种训练,使日本球员有足够的体力应付整个比赛,并且他们的下盘非常稳定,肌肉非常发达,长传和远射都很轻松,这对15岁以下的年轻球员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最后的比赛日,面对强悍的巴拉纳竞技,本田圭佑足校仍然疯狂地进行前场逼抢。2.战术统一。很多中国青少年球队,由于战术观念不统一,球员的球商和球技也参差不齐,加之强队的高压逼抢加快了节奏,导致失误率很高。运动员的无效跑动很多,浪费了很多体能。若有队友低级失误,更会影响年轻球员的心态,形成互相抱怨的局面。与日本球队情况正好相反。在开赛初期,由于对手的体力充足,日本球队容易吃亏,不过一旦控制好节奏,就会轻松许多。队员们一拿球,就知道如何跑,为了更合理地利用空间。上港3-5不敌鹿角,在短传、中距和长传三种传球方式下,上港完全落后于对手,由于赛程紧绷,天气恶劣,球员体能迅速下降,使上港队员被对手打蒙。中国足球需要因势利导。尽管日本球员在技术上确实领先于中国球员,但是我们不能失去信念,中国球员也有自己的特点。第2届YICC赛事中,湖北队与日本队4次交锋,取得2胜1平1负的战绩,场面并不沉闷,显示出球员身体对抗、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即使是S.T.*本田圭佑足校的教练也会感叹:“湖北人的身体素质真的很棒,以后我们招兵买马也要考虑这个问题。”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能像日本那样采用统一的技术训练标准——广东有南派足球,上海有海派足球,北京有小快灵。那江苏球员的风格是什么?扬晚报足球记者张昊对我说:“江苏选手跑动能力强,有小聪明,速度快,还有一定的小技巧。湖北选手的特点呢?湖北一U15教练罗昊说:“湖北人融合了北方人的强项,南方人的小技巧,虽然没有北方人高大,也没有南方人精致,但融合了南北强项。且湖北人的性情勇猛,场上特别拼,气势足。”因此,中国的各个地方政府,都需要根据各自的地区特点,采用适合自己的技术方针,不必千篇一律。S.T.*本田圭佑足球学校的广濑太郎敢说:“中国在进步,有球员在欧洲踢球,但是在20年内应该不会超过日本。”
世预赛40强赛即将打响,第六场日本队率先登场。对阵弱旅缅甸队,胜负没有悬念,最终打出了瞠目结舌的10比0的比分,不要惊讶,上一轮他们14比0横扫蒙古,6轮比赛打进37球一球未丢,提前2轮出线。看到隔壁如此表现,网友调侃到:不要再学日本足球了,我们连学习日本足球的资格都没有!那么日本足球凭什么能长盛不衰,一骑绝尘呢?1:重视基本功从小培养日本青训非常发达,大学都有自己的球队,人才辈出。在孩子开始练球时,日本就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这个体系非常详细,甚至规定到队友离我多少米我才可以传球的地步。动作应该怎么做,传球怎么传,跑位怎么跑,策应怎么策,细致到你根本无法想象。因此,我们能看到日本球员虽然身材不高,但是传球带球,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基本不会出现低级失误。2:技战术风格一直坚持日本人没有身高优势,他们巧妙避开这一劣势,玩起技术足球,玩起传控足球,人送外号亚洲巴萨。多少年来,日本即便是换教练,风格也要坚持。而不是今天学德国,明天学巴西,后天看谁拿世界杯冠军就学谁。无论你是大牌洋帅还是土帅,短传渗透一直都是日本足球的精髓,也是致命法宝和赢球关键。3:专业化管理支持球员留洋日本足球协会是日本足球的管理机构,主席田岛幸三也是足球运动员出身。组织内都是足球界的名流、专业人士,不存在外行人士指挥内行的情况。球员在国内崭露头角,就会被送到欧洲深造,足协会给予政策和金钱支持。田岛幸三说过:一个运动员老依赖俱乐部是一种悲哀。日本足球一直在进步,他们目标是进世界前四。实力强大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拿出绣花针的功夫才行。从小抓起、自律勤勉、坚持不懈,足球的春天迟早会到来。